乡村振兴——名扬四海的宁乡花猪
早就耳闻宁乡有许多特产,其中之一就是“花猪”。
10月30日,国防科技大学原工程兵学院大校湖南红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蔡建勋受邀到宁乡市流沙河镇去一探究竟。我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就登车向流沙河进发。金秋十月,美景如画。一路上红叶绿枝,果实飘香,小桥流水,鸡犬相闻,仿佛进入了世外桃源。
宁乡花猪久负盛名。它产于流沙河、草冲一带,又称草冲猪、流沙河猪,是中国四大名猪种之一。据说千年之前有一位皇帝饿极了,便找了一农家主人讨吃的,农家主人连忙拿出猪肉招待皇帝,皇帝吃了夸赞不已说这里的猪肉真好吃,要是一天长一斤就好了。果然,皇帝走后猪越长越大,越长越肥,而这个地方就是宁乡,因为猪身上黑白相间,就被称为“花猪”。
宁乡花猪已有一千余年的养殖历史,该猪因为选种特别,又加上在养殖过程中不断改良慢慢形成了特有的外形,肉质又细嫩,肉味又鲜美,因此而成了国家重要的牲猪基因库,还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一行来到了流沙河镇文剑清家。文剑清是当地久负盛名的厨师,从事餐饮管理工作已有多年。见面一阵寒暄之后,文剑清就如数家珍般的向我们介绍起了花猪。花猪上世纪70年代就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推荐项目。2008年登上了钓鱼台国宾馆的餐桌。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宁乡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7年,宁乡花猪入选湖南省十大农业品牌。宁乡花猪肉因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口感好、肉味香浓、没有腥味等特点,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享有“与他地产者更肥美”的美誉,是制作乡村美食的绝佳食材。我的侄儿文思彦就是大学毕业后专门回到这里从事花猪科研养殖工作的,宁乡花猪小镇公司是他一手创办的,现在蛮有名气。宁乡花猪的肉质呈大理石花纹,因为纹理特别而决定了味道细嫩多汁,吃起来回味无穷,而且营养丰富。近年来,宁乡花猪以一种全新的模式,打开花猪产业的灿烂前景。宁乡市以花猪为媒介,举办的主题农庄,主题文化展厅,主题文化广场,电商直播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花猪文化相得益彰,名气在国际国内更加响亮。
在交流过后,蔡建勋副院长表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只有做到产业振兴,才能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花猪肉的做法很多。主要是以炒、炖为主。我们在文剑清家品尝了他亲手烹制的几道拿手菜肴。最具特色的还是水煮背风瘦肉和清蒸肘子、红烧肉。尤其是清蒸肘子肉嫩味美,入口即化,令人回味无穷。
说起红烧肉,这里面还有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吃过花猪肉烧制的红烧肉后念念不忘,多加赞誉的故事。 二十世纪60年代的一天,秘鲁哲学家门德斯来华访问,专程拜访毛主席。原定接见时间不长,但是话匣一打开就收不住,一直谈到下午五点多钟,主席招呼秘书准备晚餐,留客吃饭。一会儿,餐桌上一盘红烧肉摆了上来,毛主席夹起一块红烧肉递给门德斯说,你尝尝这个,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这是一道好菜,百吃不厌。如果是用我年轻时吃过的“流沙河”花猪肉制作,那就是美上加美,堪称人间一绝。谢觉哉同志的老家就是宁乡,当年就喂养了“流沙河”花猪。还记得谢老写过相关文章。他在参加延安大生产运动时靠养殖花猪的经验,喂出了边区的样板猪。据毛主席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主席从来就爱吃红烧肉”,还说“吃点红烧肉对我的脑子有好处”。其实,让毛主席念念不忘的还是“流沙河”花猪肉制作的红烧肉。
游览了花猪故乡的美景,体察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品尝了花猪肉的鲜美,我们意犹未尽……
在宁乡“流沙河”做客,吃上一顿正宗原味的花猪肉,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何兵强 崔湘成 学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