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铭记抗战烽火 传承红色薪火 蔡建勋大校为湖南理工职院2025级新生开展国防教育专题讲座

点击:700时间:2025-09-19 湖南红色文化研究院

2025年9月17日上午8时,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田径场庄严肃穆,各新生连队的连旗迎风飘扬,与新生们整齐的队列相映成趣,现场既透着军训的昂扬朝气,又饱含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学校特邀湖南红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长沙市老兵宣讲团成员、原国防科技大学蔡建勋大校,为2025级全体新生带来一场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国防教育讲座。蔡大校以抗日战争与红军长征湘江战役为主线,结合丰富史实与英雄事迹,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锤炼本领、涵养品德,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

图片1.png

讲座中,蔡建勋大校首先回顾了抗日战争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军队在装备落后、补给匮乏的情况下仍奋勇抵抗,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到南京大屠杀中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军民惨遭屠戮,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段不能忘却的伤痛;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点燃全国抗战信心,到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杨靖宇将军在冰天雪地中孤身抗敌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壮举——蔡大校以详实的史料和深情的讲述,将在场新生带回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所展现出的伟大抗战精神。

图片2.png

随后,他重点讲述了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的湘江战役。1934年,红军为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在湘江两岸展开殊死搏斗,此役中红军损失兵力超过三万,红五军团34师为掩护主力渡江,几乎全军覆没,单日牺牲两名团级指挥员的纪录至今令人心痛震撼。蔡大校引用当地流传的“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民谚,生动揭示了战役的残酷与悲壮,强调这段浸满鲜血的历史,是理解中国革命“从苦难走向辉煌”历程的关键,更是红色基因中最厚重的篇章。

图片3.png

蔡建勋大校进一步指出,抗战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当代青年应当传承的宝贵财富。他提到国家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并非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无论是战场上英勇献身的将士,还是像张思德那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英雄,都用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气节,这种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图片4.png

最后,蔡大校对在座青年学生提出三点殷切期望:一要铭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认知,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环境,不被历史虚无主义误导;二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科技素养,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三要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品格,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真正实现人生价值与国家需要的统一。

图片5.png

整场讲座史料详实、情感真挚、催人奋进,不少新生在聆听过程中眼含热泪,深受触动。讲座结束后,蔡建勋大校在学院领导的陪同下,信步来到新生军训场地,穿过整齐的训练方阵,与正在进行队列训练的2025级新生进行了亲切交流。他弯腰查看新生的军训服是否合身,轻声询问训练强度是否适应,如同长辈般的关怀让新生们倍感温暖。

交流中,蔡建勋大校谈到,军训不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意志的磨砺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是学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精神的最直接实践。他鼓励同学们要将讲座中感悟到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转化为克服困难、严格训练的实际行动,以一名“准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走好大学开学“第一步”,让青春在汗水的浇灌中绽放光彩。

图片6.png

此次专题讲座和亲切互动,将厚重的历史课堂与火热的军训实践紧密相连,把崇高的爱国情怀融入具体的日常训练,极大鼓舞了参训新生的斗志,为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新生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抗战精神和红色基因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代增远  龚志豪  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