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红色文化对话,刷新当代人的红色记忆
对于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永远在第一位,只有保护好,爱护好红色文化资源,才能更好的开发利用。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方式转型,一方面要做好红色革命遗址的保护性复原、红色文化藏品的收藏和保护;另一方面要把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做好红色文化藏品及建筑的展览展示,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 国防科技大学刘乔一将军来到我院进行红色文化交流学习,我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陈彦熹等相关工作人员参与讨论。
国防科技大学刘乔一将军强调,不少地区的红色文化展示,已开启了由实体化向数字化的转变,向科技型、数字化转变是红色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不一样的打卡形式与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让参与红色文化学习、感受红色文化经典的人群越来越广。党员干部主动积极的学习红色文化,不少青少年建立了与红色文化的情感连接,能否引起青少年的共情共鸣,是衡量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校园内,要上好每一堂思政课、党史课。同时发挥地区红色资源优势,做好宣传,推进创新,可以联动学校,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厚史料支撑大学、中学乃至小学的思政课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回顾波澜壮阔的伟大复兴历程,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造、积累了先进的红色文化,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
国防科技大学刘乔一将军谈到,红色精神的弘扬离不开每个个体的传承,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离不开全社会的参与。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多维联动中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才能有效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播和红色精神的传承。
红色文化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思想引领。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变为现实。红色文化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蕴含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深厚的人民情怀,是新时代青年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的动力源泉。要让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让红色血脉传承永续。
我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陈彦熹表示,传承红色基因,要顺应新时代、面向新青年、把握新潮流,创新思政教育教学形式,整合利用多元教学资源,红色文化研究院也会在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和红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上发挥优势,共同推进红色文化登山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