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将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引。”2023年7月3日,习近平主席向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致贺信。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7月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唐之享,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原副主任、省档案局原党组书记黄赤青来到我院围绕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上的主旨演讲进行学习交流,我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陈彦熹等相关工作人员参与讨论。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原副主任、省档案局原党组书记黄赤青指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扎根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和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加强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理性处理本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差异,认识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独特的,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唐之享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通过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认同,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通过加强对外交流和文明对话,促进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与信任。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我们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