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洲村“半条被子”—— 革命精神放射新的时代光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红色革命纪念馆参观考察,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进行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让干部群众来到这里能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灵魂,红色文化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把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的指南针,标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鲜明特色。1月22日,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原副主任、省档案局原党组书记黄赤青,湖南红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陈彦熹一行到沙洲村考察调研,沙洲红色景区总经理刘婷,红培公司总经理王南玉,汝城县红色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彭璐璐等人陪同。
沙洲村是中国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的一个村庄,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这个村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当时这里是一个农耕村落。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沙洲村成为了革命根据地,许多英雄人物在此战斗和牺牲,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革命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半条被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在1934年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在沙洲村借宿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成两半,留给村民徐解秀一半,自己则睡在稻草堆上的故事。这个故事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与人民的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关系,也成为了沙洲村最具代表性的红色旅游资源之一。
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原副主任、省档案局原党组书记黄赤青强调,发展红色旅游要立足当下,放眼世界,用广大人民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讲述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精神价值,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无形中激发家国情怀、凝聚精神力量,发挥为中华民族固本培元的使命任务。
湖南红色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陈彦熹表示,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体现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民文化自信的增强和意识形态的正确理解。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态,能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红色旅游的发展,也为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注入了新的活力。它让人们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来龙去脉,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励人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事业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